快捷搜索:

手机禁入课堂各校纷纷出招

  《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于9月1日起实行,这是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。《规定》提出禁止手机进入课堂。对于学生能否携带手机进入校园,《规定》则给予学校自主管理权。开学以来,省内各学校如何落实相关规定,采取了哪些管理办法?记者在福州、泉州等地的学校进行了走访。

  对于手机禁入课堂的规定,网友普遍表示支持。网友“笑看人生”认为,中小学阶段应该学习文化知识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,但一些自控力差的孩子很容易沉迷玩手机,影响学习。网友“好运”说,手机对现在的孩子而言,相当于过去的游戏机。孩子不用教都懂得用手机玩游戏、刷视频,学习难免会分心。

 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三处处长贺晟表示,中小学、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,自控能力弱,在校使用手机会分散注意力,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,甚至导致了消费攀比、游戏沉迷的情况。这一现象不仅让学校和家长产生焦虑,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为此,省人大常委会将《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》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,这也是我省“小切口”立法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。在制定《规定》时,福建省参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相关文件,倾听了各地市的人大常委会、教育系统的省人大代表和立法咨询专家的相关想法,并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。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,《规定》非常注重两方面,一是做好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衔接,二是充分考虑教育系统的具体实践,确保法规出台后能“立得住、真管用”。

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在《规定》出台前,2021年2月,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发布,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,不少学校已形成学生手机管理的有效办法;《规定》出台后,各校结合实际,进行完善和补充,落实学生手机管理新校规。福州市教育局专门印发了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《通知》在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、校内手机保管规定、校内沟通联系方式、对课堂教学和作业的管理规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。

  9月1日,新学期第一天,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的校门口出现了一个2.0版停“机”坪。这是学校采取的一项管理举措,用于放置学生确有需要且经过申请审核的带入校园的手机。学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方晓敏介绍,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,之前学校就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,但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些学生坚持不了。《规定》出台后,学校管理时更加有法可依。副校长陈永晶介绍,《规定》出台前,对于一些放学离校后仍需联系家长的学生,学校才允许他们把手机带进校园,放在班级管理。从实际效果来看,难免出现学生忘记关机影响课堂等状况。《规定》出台后,学校将手机移至停“机”坪管理,更为科学。新学期,学校还给学生下发了校内拒绝使用手机承诺书。目前看来,学生申请带入校园的手机逐渐减少了。如果发现学生违规,老师会对其进行教育,手机由学校暂时保管,适宜时间由家长领回。另外,学校设有公用电话,各个班级的电子班牌也在试用通话功能,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服务。

  采访时,福州多所小学均表示,学生若有急事可以找班主任借电话联系家长。福州市温泉小学告诉记者,学校门口的保安室设置了两部公用电话,平时学生忘记携带学习用品或放学后家长未能及时接送时,会使用公用电话联系家长。同时,学校允许学生申请将手机带入校园。申请带电话手表或者手机进校的学生,进入教室后,手机由班级统一管理,放学后领回。

  相对于小学,福州不少中学的手机管理规定更为严格,尤其是针对违反规定的情况,学校出台了不少举措。福州七中在新生入学前就下发入学须知,严禁携带手机、平板、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。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区表示,如果学生未经申请及允许,私自将手机带入学校,全校教职员工有义务、有权利制止,并按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代为保管手机(代管期为一年),及时告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,共同进行教育。在校内违规使用手机,情节严重者,还将按照校规校纪严肃处理。对于住宿生,学校倡议不携带手机到校。学校多处已安装固话,可保障学生日常使用。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,学生可以使用年段办公室电话联系家长,也可以通过在校教师联系。

  南安市洪濑第三小学校长黄振鸿表示,学校建议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家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及目的,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获取知识;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,签订“使用手机协议”;培养孩子感受生活情趣的能力。

  “从2021年起,学校对手机、儿童手表等电子产品进课堂进行严格管理,学生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不得将电子产品带入课堂。《规定》出台后,学校各班级通过班会、家长会向学生和家长进行普及,9月开学,无学生申请带电子产品进入校园。”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校长李菁介绍。

  “《规定》出台后,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,从细节入手,看还有哪些原因致使学生想要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。”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副校长吴婷婷告诉记者,考虑到部分高年级学生已有“秘密”意识,与家人打电话不喜欢旁人听到,学校将增设两个封闭式电话亭,让孩子在校园内也可与家人讲悄悄话。

  泉州市培元中学也关注到了细节。政教处主任游立林介绍,2021年学校在教学楼和宿舍楼的走廊安装公用电线部,供学生免费使用,并在公用电话旁张贴了心理咨询、校园安全、医务室的联系电话。此外,除班主任、生管老师的联系电话保持畅通外,每个班都有一部老人机,方便家长紧急联系。

  “这学期第一堂主题班会课上,老师就教我们唱《公共电话礼仪儿歌》,感觉非常有意思。”鲤城区实验小学金山校区六年级学生王时煜告诉记者,这样寓教于乐的上课方式,不仅让他们知道手机禁止带入课堂,也让他们在使用学校公用电话时懂得要文明用语。

  “为了能让手机管理这项制度落地,学校坚持两条腿走路:一是政教保卫处组织人员,在校门口、校路上、宿舍内不定时进行抽检,对违规带手机进校园的学生先暂为代管手机;二是各年级由年段长组织班主任利用金属探测仪不定时抽查。”南安国光中学副校长戴荣辉告诉记者。

  “这个法规为学校手机管理提供了保障,有利于通过制度规范去要求学生科学使用手机,我省在这方面率先立法,意义非同寻常。”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林艳老师表示,管控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,已成世界共识。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,会严重剥夺他们学习、交流、户外活动的时间,并带来视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。如何加强对学生手机的管理,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。除了要进行制度管理,更需要温情化的举措,比如学校增设公用电话、电子班牌,建设优秀班集体,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等,都有利于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和加强管理的必要,让孩子慢慢远离手机,促进孩子健康成长。“在这个过程中,若发现经过管理,还是会有些不能遵规守纪的学生,那就需要进行个案诊断,了解学生没办法放下手机背后的成长诉求是什么,以便加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广大家长必须做好正面榜样,树立家长威信,常陪伴增亲情,善于引导,多和学校一起配合,教育子女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。”林艳建议。(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施远圻)

 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7月28日表决通过《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》,法规于9月1日起施行。1日各中小学迎来开学,各校如何做好准备迎接法规落地实施?记者8月31日进行了采访。 8月31日,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育集团鳌峰校区内,教师宣传...

  台海网8月30日讯(海峡导报记者 郑炜 通讯员 林凯莉)李某清晨在网吧盗窃手机,5小时后报警催促民警到公司为他讨薪。民警刚到李某暂住处扑了空,没想到李某报警称在公司门口等民警。同安区西柯派出所近日破获一起“自投罗网”盗窃案。 8月27日8时许,同安区西柯派出所接辖区网吧报警称,顾客一部手机失窃。网吧监控显示,清早5时45分许,一黑衣平头男子见邻座客人...

  “才3个小时就破案了,警察同志,你们这效率线日中午,安溪县城厢镇的胡先生得知自己被盗的27部手机被追回时,竖起大拇指向民警连连道谢。 被盗的27部手机被全数追回 原来,8月9日上午9时39分,胡先生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手机店准备营业,开门后却发现店里展示...

  台海网8月4日讯 (海峡导报记者 张雄敏 通讯员 黄从余 洪雪燕)男子驾车途中低头收手机,没想车辆撞死横穿马路的行人。 去年12月26日,长泰林某泉吃完早餐驾驶小型普通客车去上班,途中林某泉低头将付完早餐款还拿在手上的手机收进裤兜时,未注意到有人横穿马路,车头左侧碰撞到横过道路晨练的薛某,造成薛某当场死亡。经认定,林某泉负本事故主要责任,薛某负次...

  学生通过公用电话与家人联系(学校供图) 7月28日,《福建省禁止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,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。消息一出,不少家长拍手叫好,表示不管从保护视力、优化教学成果,还是扼杀攀...

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()闽ICP备07001623号福建省通信管理局

  版权声明: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(台海网)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。

  免责声明: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,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,内容仅供参考。

 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(包括文章和图片),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
 

(责任编辑:admin)

本文地址:/shoujizhinenjiating/2022/1003/281.html

相关标签: